金属处理剂SK363在滚筒包胶时能起到啥作业?

发布时间:2025-10-28 05:28:26   来源:LDSports综合体育    阅读:1 次

  在工业输送领域,滚筒包胶是增强设备性能与延长其常规使用的寿命的关键工艺。该工艺的核心在于实现金属滚筒表面与橡胶衬板之间牢固且持久的粘接,在这一精密工艺中,有一个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角色——金属处理剂SK363(或称金属底涂SK363)。它虽并非主角,但若缺少它,整个包胶工程的可靠性与寿命将大打折扣。

  滚筒包胶,本质上是将一层耐磨、高摩擦力的橡胶板通过高强度粘接剂(如冷硫化粘接剂SK318)牢固地粘接在金属滚筒表面。然而,金属与橡胶是两种性质迥异的材料:

  1.金属表面特性:通常光滑、致密且是极性材料,极易吸附油脂、水分和灰尘,形成弱界面层。

  2.橡胶表面特性:为非极性材料,且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脱模剂成分(如硅油),不利于粘接。

  3.直接粘接的后果:如果未经处理直接涂胶,粘接剂无法有效浸润和渗透金属表面,粘接力会非常微弱。在日后高速运转、高负荷、以及潮湿、油污的恶劣工况下,胶层极易开裂、剥落,因此导致包胶失败。

  金属处理剂SK363在滚筒包胶工艺中承担着关键使命,其核心功能是在金属滚筒与橡胶衬板之间构建一个坚固的“桥接层”,从根本上解决两种不一样的材料间的粘接难题。这一过程主要是通过以下机制实现:

  SK363的核心作用在于对已经过彻底清洁的金属表明上进行化学活化与桥接。它通过活性成分与金属基材反应,消除微观污染物与水分子形成的弱界面层,同时明显提高表面能,极大地促进了后续粘接剂的浸润与铺展效果,为形成牢固的化学键合奠定基础。

  SK363能在洁净的金属表明产生一层特殊的转化膜,这层膜具有微观粗糙结构,增加了有效粘接面积。另一方面,它能与后续涂刷的冷粘胶水(如SK318)发生化学反应,建立牢固的共价键连接,从而在极性的金属与非极性的橡胶之间架设起稳定的“分子桥梁”。

  SK363形成的桥接层还具备优异的耐腐蚀和抗老化性能,可有效阻隔水分和化学介质对金属基体的侵蚀,防止因界面腐蚀导致的粘接失效。这一特性明显提升了包胶滚筒在潮湿、高温等恶劣工况下的常规使用的寿命和可靠性。

  再好的产品也需规范操作才能发挥作用。使用SK363进行滚筒包胶的典型流程如下:

  2.清洗:使用刷子将打磨后的滚筒表面清扫干净,然后使用清洗剂SK353进行深层次清洗,待其晾干.

  5.涂胶:将混合胶液均匀涂刷在滚筒表面,待其干燥后再涂刷第二遍,同时在胶板的CN粘结面上也涂刷一遍混合胶液,待二者晾至略粘但不粘手指背的情况下进行粘接。

  6.粘接:将胶板与滚筒进行粘接,使用滚压的手法最大限度避免空气进入,然后使用滚轮和橡胶锤从中心向外部排出空气。